在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的“西北门户”盐池县,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千年碰撞交融,正孕育出新时代民族团结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鲜活样本。这座长城脚下的革命老区,以“电商+文旅”为双轮引擎,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嵌入产业发展脉络,走出了一条“电商兴产、文旅润心、民族共融”的特色振兴之路。
9月11日,吴忠市“牢记嘱托担使命 高标准建设示范市”采访团走进盐池县“狮城宁好”电商网批(西部)运营基地。作为闽宁协作重点项目,这座自2021年10月启航的现代化电商产业园,正以“五区一街”的功能布局,架起东西部协作的“数字桥梁”。在这里,宁夏枸杞、滩羊、葡萄酒等特色产品与福建省石狮市的纺织服装、鞋帽等商品“双向奔赴”。该平台不仅推动“宁货出塞”,更助力“闽货西行”,累计与全国170余家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,上线商品超2500种,成为区域商品流通的关键枢纽。
产业发展的红利,更体现在各族群众的“增收账”上。据统计,“狮城宁好”已累计安置直接就业500余人,间接带动电商上下游产业链就业6800余人。2024年,基地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3.2亿元,累计销售总额超10亿元,成为拉动盐池县域经济增长的“新引擎”。“在这里,各族群众一起打包发货、策划直播脚本、参加技能培训,在日常相处中加深了互相了解,在合作中凝聚了深厚情谊。”盐池县狮城宁好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丁飞鹏的一番话,道出了电商产业对民族团结的“黏合”作用。产业发展的“共同体”,正催生着民族情感的“共同体”。
如果说电商是串联各族群众的“产业纽带”,那么文旅便是滋养民族情感的“文化桥梁”。登上长城关二、三层,以“命运与共·长城永在”为主题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画摄影展馆内,展出书法、绘画、摄影及非遗作品150余幅,多维度再现长城沿线各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风貌。走进宁夏长城博物馆,5D沉浸式虚拟体验区更让游客“穿越时空”,随着声光电技术的流转,金戈铁马的戍边场景、茶马互市的热闹画面依次浮现,长城沿线各民族共生共荣的鲜活记忆触手可及。“两馆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16万人次,很多游客都说,看完展览才真正明白,长城不是‘分隔墙’,而是‘连心桥’。”宁夏长城博物馆馆长崔明丽说。
盐池县“电商+文旅”的融合发展实践,背后是一套系统推进的“组合拳”。近年来,盐池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深入实施党员干部“培元固本”、青少年“夯基育苗”、各族群众“凝心聚魂”、社科理论“正本清源”四大工程,扎实推进“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”“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”“旅游促进交往交流交融计划”三项计划。今年以来,全县已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20余场、群众性活动100余场,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,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。
2025年,盐池县计划争创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个、区级示范单位5个,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心,新建2个实践教育基地,打造“进企业”“进军营”示范点,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通过组建专业宣讲队伍、开设专题党课、实施一批助农惠农项目等举措,用‘看得见的实惠’‘摸得着的温暖’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,推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携手迈向共同富裕。”盐池县委统战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心主任张倩表示。(记者 王亚兵 见习记者 马佳欣 通讯员 马钰)